什么是儿童腹泻病?
我们一般认为宝宝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并且性状发生改变(比平时大便性状稀)的情况即为儿童腹泻病。一般发生在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夏天和秋冬季节是这种病的高发季节。爸爸妈妈常会看见孩子“吃什么吐什么,拉的特别稀,甚至都是水”。
我们需要提示各位宝爸宝妈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大便稀都是腹泻病。这和孩子的年龄和吃的食物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1~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婴儿,粪便常常是黄色的,均匀呈膏状或带少许颗粒,偶尔稍稀略带绿色,不臭,有酸味,每日次数2-4次。也有一部分婴儿平时经常大便4-5次,甚至7-8次,只要孩子一般情况好,体重正常增长,这不能算是有病状态。一般在添加辅食之后就会好转,岁左右就会恢复到一天一次大便。但是如果平时大便次数少,突然间次数增加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奶粉喂养或者混合喂养的婴儿,大便次数往往每日1-2次,大便较干稠,臭味较明显。另外,孩子在刚开始接触淀粉类食物时,大便可能会增多;在开始吃蔬菜或者水果时,有时候会出现吃什么拉什么的情况,这一般都是添加辅食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各位爸爸妈妈不必担心,也不要因为害怕而停止给孩子喂辅食,如果孩子粪便不是过于溏稀或者没有其他什么不好的情况发生,要坚持喂养,肠道习惯后,即可好转。
为什么我的孩子愿意拉肚子?
我们会把孩子拉肚子按照生病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种:2周之内叫急性腹泻病;2周至2月之内叫迁延性腹泻;超过2个月的腹泻叫慢性腹泻。
腹泻病的病因一般分两大类: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
一、感染因素。
最常见的胃肠道病毒和细菌感染。病毒感染,以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最为常见,细菌病原包括大肠埃希菌属、弯曲菌属、沙门菌属以及志贺菌属等。这种感染性腹泻,基本都是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病从口入。
1、轮状病毒:高发于秋冬季,俗称秋季腹泻,病初可有呕吐,随后出现腹泻,为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便,无明显腥臭味,部分孩子除了肠道症状之外,还会有胃肠道外器官受损。最常见的有脱水、低血糖、离子紊乱,肝细胞和心肌细胞受损,少部分患儿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爱睡觉、甚至出现抽搐。这就是医院检查,医生会特别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zhangfutong.com/cqft/9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