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便秘,
是中医“实秘”的证型之一。
特指气机郁滞,胃肠运化失调引起的大便秘结。
主要表现有:大便困难,临厕排便时,放屁频多而大便量少,且便意较多,排便艰涩不畅,腹部急迫而肛门重坠感。伴有腹部胀满难消,平时也矢气多,或者大便可数天一次,或大便干结,或大便溏烂,或不成形等。同时,可有胸胁痞满,嗳气频作,失眠头痛,情绪波动,脉弦沉等症状。
本证型以中壮青年人士为多见。
气滞便秘诊断要点:
大便困难,临厕时,排便量少且放屁多,排而不畅。
主要病因有:
由于工作、学习、家庭等压力,精神焦虑、情绪紧张等肝气不畅。
长期久坐办公或工作,步行活动较少,导致气机郁滞。
外伤跌仆,手术治疗等致因素,胃肠气机受阻不畅。
息肉肿瘤或虫积于胃肠,均可引起压迫脏腑经络,阻塞气机。
中医病机:多种病因,气机郁滞于胃肠之间,使之通降功能失常,传导受阻而失职,大肠糟粕不能下达,导致大便困难。
《金匮翼》称“气秘者,气内滞,而物不行也”。
治疗原则:顺气导滞,通便宽中。
首选汤剂
六磨汤
乌药、木香、枳实、沉香、槟榔、大黄。
原方磨汁煎服。
《时方歌括》说:“气味俱厚,磨则取其味之全,煎则取其气之达,气味齐到,效如桴鼓矣”!
现代用法:水煎,分二次温服。每天一剂。或颗粒冲剂,分次服用。
气滞胃肠的大便困难,排便不畅,矢气多,腹胀满等症。
元代医学家-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本方由四磨汤、五磨汤衍化而成。
祖方《济生方》四磨汤(乌药、沉香、槟榔、人参)。
主治:七情所伤,肝气郁结之胸胁烦闷,不思饮食等证。
衍生方《医便》五磨汤(乌药、沉香、槟榔、木香、白酒磨服)。
主治:大怒暴厥,或七情郁结致心腹胀痛,或走窜攻痛。
乌药与木香,两者性味苦辛温,能行气止痛,疏肝解郁;沉香性味辛温浓烈,能降气平逆,槟榔导滞攻下,大黄性寒攻下,通畅大便,活血通瘀。
本方性味浓烈,剂量必须谨慎!
凡幼童、老年体弱者应当慎用。
凡孕妇、妇女经期期间禁用。
凡虚性便秘者也应禁用。
橘杏丸《杂病源流犀烛》
橘皮10克,北杏仁10克,水煎服用,每日一剂。
陈皮生姜糖水
广东陈皮10克,生姜三片,红糖适量。
炒莱菔子法(连秀娜《山西中医》)
炒莱菔子30克,温水送服,日一次。
您觉得本文不错,请按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