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腹胀腹痛 > 腹痛按摩 > 正文 > 正文

关于小儿腹泻,家长们请看过来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7 17:24:57
腹泻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小儿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综合征,并伴有发热、呕吐、甚至出现休克而危及生命。多与小儿禀赋不足,脾胃虚弱、风寒外束、湿热内蕴等因素有关。

小儿腹泻属于中医学中的“泄泻”、“濡泄”、“飧泄”范畴。万全《育婴家秘·五脏证治总论》曰:“水谷之寒热伤人也,感则脾先受之”。《幼幼集成》中记载:“夫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幼幼集成·泄泻证治》中记载:“若饮食失节,寒温不调,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至合污下降,而泄泻作宜。”由此可见,脾胃功能失调是引起小儿腹泻的一个主要原因。

虽然泄泻与脾胃的关系最为密切,但与肾、大小肠、膀胱的关系也不容忽视。如《幼科发挥》中对小儿腹泻病位记载为:“盖肾开窍于二阴,主蛰藏者也,如门户然。泄泻不止,门户不要也……肠胃者,容受水谷之气,犹仓察然,脾司出纳,乃仓禀之官也,吐泻不止,乃仓禀之不藏,官之失其职也……下焦者,水谷注下之路,如沟渎然,小便不利者,沟渎之不能别也……大便不禁,沟渎之不能储也”。因此中医治疗小儿腹泻多从健脾纳肾、清热燥湿、祛表固肺等入手。对于小孩子来说,打针、输液、吃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选择一种儿童更容易接受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临床表明,小儿推拿对于小儿腹泻有较好的疗效。小儿推拿疗法是传统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它是建立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中医学认为,督脉循行于脊柱,为阳脉之海,用捏脊的方法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消食导滞,平衡阴阳等功效。现代研究表明,捏脊能直接刺激到神经根,促进胃肠血液循环,改善胃肠道消化功能。穴位贴敷也是治疗小儿腹泻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药物直接接触皮肤粘膜,经过毛细血管或淋巴管的吸收进行体内循环,起到全身治疗作用;药物还可通过刺激局部穴位,调节经络,使脏腑阴阳平和。神阙是小儿腹泻穴位贴敷治疗中常用的穴位,神阙穴居脐中央,是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有“脐通百脉”之誉,是血脉之源,内循五脏六腑。现代医学也证实,药物可穿透皮肤表面结构而被人体吸收。体表皮肤中脐的角质层最薄,药物容易穿透,且脐下无脂肪组织,易渗透。将调制后的药丸敷于神阙穴,可达到健脾止泻、清热透表、行气逐秽等作用。除此之外还可配伍中脘、天枢、足三里等穴位,均在临床中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左右滑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zhangfutong.com/ftam/991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腹胀腹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