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市中西医肾内科医师林胜芬
12
林胜芬肾内科
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擅长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脏脏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继发性肾脏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治疗。
你或你身边的人
是否有类似的情况?
皮肤紧绷,看上去被拉伸和发亮
特别是小腿或颜面,
小腿久坐或久站后明显,
用手一掐还一个坑。
“肿眼泡”:
查查肾
症状:肾源性水肿多表现为撑起眼睑水肿,俗称“肿眼泡”。随着水肿加重,面部及双下肢出现持续性水肿,常为凹陷性,皮肤紧绷,薄而透亮,扎针或皮肤破损的地方渗水,严重时可出现胸水、腹水等,导致腹胀、胃纳减退、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常出现泡沫尿、尿量减少。伴随尿液检查异常是重要特征。
病因:临床中常见的是肾病综合征。它主要表现为“三高一低”四大特点:大量蛋白尿(尿蛋白≥3.5克/天),低蛋白血症(血清白蛋白<30克/升),高度水肿(可出现眼睑、双下肢水肿,甚至胸水、腹水),高脂血症。
双下肢水肿、心悸气短:
可能心脏不好
症状:心源性水肿是由心脏功能障碍引发的水肿。清晨双下肢水肿不明显,白天活动后加重,经夜间休息后缓解,同时有心脏病的其他表现,如心悸、气短、呼吸困难等。
病因:心源性水肿最常见的原因是心力衰竭,右心功能不全者多见。心肌病、甲亢性心动过速、冠心病心梗后的心功能不全、心肾综合征等都可能导致此问题。
症状:甲减性水肿,常出现在眼睑、面颊、四肢,表现为黏液性水肿,即非凹陷性水肿,这类水肿比较坚实,不易按出明显的凹陷。
病因: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多、醛固酮增多症等内分泌系统疾病都有可能出现这种症状。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性水肿较多见。
四肢消瘦、大肚子突出:
肝脏可能病了
症状:肝源性水肿主要见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或肝癌。四肢消瘦却有突出的大肚子(腹水造成)是特征性表现。
病因: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都可能出现肝源性水肿。
先消瘦、再水肿:
可能是营养不良
症状:如果水肿前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且水肿从脚部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很可能是营养不良引起的水肿。常有肌肉消瘦、全身乏力、精神不振等。
病因:常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结核(痨病)。
肥胖且水肿,与经期有关:
特发性水肿肾
症状:这类水肿往往出现在脚部,主要发生于中年女性,约半数有轻至中度肥胖。患者水肿多随月经周期变化。
病因:可能由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起,也有人认为源于长时间站立后,水钠潴留引起浮肿,平卧后改善。
需要提醒的是,上面这些水肿和疾病之间的联系,还需要医生结合其他检查诊断。出现水肿,未必就是得了病,不良生活方式等也可能引起水肿。
01
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因重力作用以及下肢肌肉持续紧张,造成血液回流减慢,使静脉血回流受阻而水肿。
02
摄入食盐过多:吃很多盐之后,会大量饮水,也会引起体内某些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导致组织水肿。
03
老年性水肿:上了年纪之后,心肝肾功能有所减退,血管壁通透性增高,导致水更容易透过血管壁跑到组织间隙中,引起水肿。
04
药物性水肿:一般发生用药后,停药后消失,与人体反应特性有关。能引起水肿的药物较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络活喜、硝苯地平等)、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中药(甘草、人参等)。
水肿了,该如何应对?
疾病性水肿
其中,疾病性水肿需要在医生的专业诊断下找到水肿的根本原因。治疗引起水肿的根本病症,病症得到治疗后,疾病性水肿自然就会消失。
林胜芬医师提醒,出现水肿,最重要的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各种并发症,出现“越拖越严重”的情况。如果出现单腿或双腿、手部、腹部、眼周等部位的新发水肿,建议及时就诊。此外,若在旅行过程中久坐,然后发生了腿部疼痛或水肿且数日后仍不消退,医院就诊。
生理性水肿
而生理性水肿的缓解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抬高腿部。通过抬高腿部,可减轻腿部、踝部和足部的水肿,腿部需要被抬高到心脏水平以上。
②从足底开始按摩足部及腿部肌肉,增加血管压力,加快血液流回心脏。
③低盐饮食。改变饮食以减少您所摄入食物中的含盐量。
④避免夜间睡前大量喝水。
⑤每天适当活动腿脚。
此外,旅行时久坐发生的小腿水肿。可以通过每1-2小时起身四处走动,穿宽松舒适的衣物,时常绷脚和勾脚,时常弯曲膝部和避免饮酒等方式进行预防。而孕期水肿的女性要少吃盐,多吃蔬菜,多抬高肢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