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一般经历这个过程:
正常粘膜?增生?腺瘤形成?腺瘤癌变
这个过程很迟缓,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发现并及时切除掉,以绝后患。50以后是肠癌的高发期,也就是说腺瘤在45岁以前,一般还是良性的,我们赶在它变坏之前,找到它,切掉它,定期复查,就万事大吉了。这就意味着,只要及时发现并切除掉息肉,就可以阻断其日后恶变的可能性,进而做到与肠癌绝缘。而做到这一点却非常简单:在45前做一次肠镜,发现息肉及时切除并定期复查,就能有效避开肠癌的魔爪!对于有肠癌家族史的、长期腹泻或便秘的、便血或大便隐血阳性的、大便带粘液的、糖尿病或胆囊切除术后的、肥胖或高脂血症的等都更有必要做一下肠镜检查。出现五个症状小心是肠癌日常生活中,人们遇到便便带血,往往有两种极端:要么认为是上火了、痔疮犯了,因而掉以轻心,贻误病情;要么吓得花容失色,魂不附体,以为得了肠癌,惶惶不可终日。其实,造成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很复杂,除了痔疮和肠癌,还有很多种疾病也会出现不同颜色、不同性质的便血;比如菌痢、溃结、克罗恩病、胃癌、肠套叠、大的肠息肉等也能引起便血。然而,最为致命的是,简单地当成痔疮,往往拖延到中晚期再去检查。结直肠癌早期虽然没有明显症状,但仍会隐约释放一些信号,提醒你癌症的存在。如果出现了如下症状,千万不要简单地认为是痔疮,需要立即重视起来!症状一:排便习惯发生改变如果原来规律的排便习惯发生了改变,经常排便次数增多或者便秘,甚至有时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就一定要警惕肠癌了。这多是由于肿瘤堵塞肠道,肠道变得狭窄,粪便不易通过,便秘就发生了。此时,还可能伴随着肛门下坠和肛门不适感。症状二:出现血便便血是肠癌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便血量一般不多,主要呈暗红色。可与大便同时出现或在便后出现,同时伴有黏液。痔疮和肠癌导致便血最大的区别就是:痔疮导致的便血呈喷射状或滴状鲜血,而肠癌引发的便血则为暗红色,还伴有黏液,一定要学会区分。症状三:疼痛、腹胀、消化不良肠癌所引起的消化系统症状一般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等,疼痛的部位多在中下腹部,程度有轻有重,主要是肠梗阻造成的。而腹痛或者是腹胀前期表现为间歇性疼痛,后期逐渐转变为持续腹痛和腹胀。症状四:便便变形肠癌还会引起大便变形,可呈细杆形、扁带形或茶褐色的大便。如果平时的便便很粗,突然间变成了铅笔一般细,也有可能是结直肠癌出现了。肿瘤变大,就会影响便便排出,所以会变细。因此,上完厕所后要自己时常看一眼,对及时发现病情很重要。症状五:出现里急后重肠癌会引起排便次数增多,还会出现排便不尽和里急后重的感觉,所谓“里急后重”,就是指自己肠道不舒服,还想要再去厕所,却拉不出来东西、下身坠胀的感觉。需要说明的是:一旦出现以上信号,往往病情已经不轻了。因为大肠癌早期几乎没有任何症状。它大多起源于不起眼的小息肉,静静地长大后,才会突然发难。作者:晁帅恒主治医师河南科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
文章转自:胃肠病
往期精彩回顾▼哪些妇科疾病易癌变?女性要懂得这样保护自己
这类人群易诱发“眼癌”!做好这一点对抵抗肿瘤很重要
警惕!这3种吃药方式会阻碍抗癌胜利,你有吗?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