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传染病预防及保健小知识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你们好!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秋雨过后天气凉爽,特别是现在早晚温差大,这样的天气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尤其是小朋友,他们免疫力比较低,更是感冒的高发季,这个时候预防工作就非常重要啦!做好预防才能让孩子健康地度过这个秋天哦!那么,家长朋友要注意些什么呢?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幼儿园第四幼儿园特此送上秋季温馨提示,宝爸宝妈们快快行动起来吧!
NO.1秋季传染病预防
1.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
主要症状:潜伏期3~10天。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本病愈后良好。
易感人群:多见于3~10岁儿童,好发于夏秋季。同一患者可多次发生由不同型别病毒引起。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1周
预防措施:
1.经常开窗通风,早晨、饭后及睡觉前漱口、刷牙;
2.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如身体不适应卧床休息;
3.进行饮食调养。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再辅助一些清爽去火、柔嫩多汁的食品摄入;
4.雾霾天气等,应戴口罩、面罩等,做好防护措施;
5.保持肠胃通畅。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肠胃通畅;
6.及时就医。一旦发现应尽快就医,千万不要“拖”。
2.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成人感染后一般不发病,但会将病毒传播给孩子。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1周
预防措施:
1.勤洗手、讲卫生;
2.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3.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急性病毒性感染病,全年均可发生,冬春季节高发。诺如病毒在封闭空间里传播很快,容易在人群聚集的场所(特别是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引起暴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
传染源: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源、食物等易被感染,也可通过气溶胶或者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接触而感染。
主要症状:腹泻(粪便多为黄色稀水便,每日数次至十数次不等)、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低热、头痛、乏力及食欲减退;患者可有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成人腹泻较突出,儿童呕吐较多,严重者出现脱水。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72小时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物和未煮透的食物,尤其生食贝类等水产品。
4.流行性感冒
此为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及呼吸道炎症,咳嗽、咽痛等。婴幼儿和老人易并发肺部感染。
隔离期:症状消失后48小时
预防措施:多饮水、多休息,从外面回来冲洗鼻子、注意通风以及锻炼身体,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等。
5.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并发症有脑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睾丸炎等。整个病程约7-12天。
易感人群:多见于5-15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一次感染后可获终生免疫。
隔离期:自发病起9天
预防措施:
1.接种腮腺炎疫苗;
2.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6.水痘
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水痘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虽然水痘属于急性传染病,但通常比较温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传播途径: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水痘病毒感染人体后,经过大约2周的潜伏期,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1-2天后开始干枯结痂,持续一周左右痂皮脱落。皮疹躯干部最多,头面部次之,四肢较少,手掌、足底更少。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常见于2-10岁的儿童,一次发病可终身获得较高的免疫力。
隔离期:全部水疱干燥结痂
预防措施:
1.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2.流行期间小孩子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
3.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NO.2三暖二凉原则
1.三暖
“三暖”即“背暖、肚暖、足暖”。保持孩子的背部温暖可以预防疾病,减少感冒;孩子的肚子连接脾胃,如果腹部受凉的话,会造成脾胃虚弱,从而引起食欲不振或者是消化不良、腹泻等。孩子脚上的神经比较多,还有很多的穴位,对外部的温度也是比较敏感,如不注意保暖容易引起一些疾病。
2.二凉
“二凉”指的是“头凉”、“心胸凉”。幼儿经由体表散发的热量,有1/3是由头部发散,头热容易导致心烦头晕而神昏,就是中医所说的上火,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头部散热。孩子如果穿着过于厚重臃肿,会压迫到胸部,影响正常的呼吸与心脏功能,穿着过厚,还容易造成心烦与内热,所以,要保证孩子心胸凉爽舒适。
NO.3秋天穿衣法则
天气一日凉过一日
很多家长担心孩子着凉
往往会给孩子包裹的严严实实
可错误的穿衣方式不仅更容易感冒
还会给幼儿带来安全隐患
秋天给儿童穿衣和选衣
怎样做才能既保暖安全又能减少生病机率呢
爸爸妈妈们可以参考以下3点
1.洋葱穿衣法
深秋季节早晚温差大
加上儿童活动量、出汗量也大
不当的穿衣方式
不仅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活动
一出汗反而更容易感冒
爸爸妈妈们可以试试“洋葱穿衣法”
即像洋葱一样层层穿搭、叠加
优势是保证足够温暖的同时
还方便穿脱和美观时尚
如果孩子还不能清晰表达冷热需求
爸爸妈妈们可以将手指探入孩子衣物内
感受孩子后背的皮肤情况
如温暖干燥,说明孩子的衣物正合适
如潮湿发烫,则说明衣物过多
如有些凉,则说明孩子要加衣了
如果孩子已经会表达冷暖了
穿多穿少建议交由他们自己决定
2.局部保暖多注意
秋冬儿童保暖
不妨掌握“两暖一凉”原则
“两暖”即肚暖、背暖
睡觉要盖好肚子,谨防腹部着凉
外出给孩子套个小马甲,护住腹部和后背
胳膊和手都可以露出来方便活动和穿脱
“一凉”即头凉
因为儿童体表发散的热量
有1/3是经头部发散
因此孩子的头部可以稍微凉一点
选购帽子不宜太厚
尽量让孩子头部保持透气和舒适
另外,儿童小末神经发育不完善
手脚凉很正常
不必过早穿保暖袜和戴手套
3.选购衣服需谨慎
帮孩子穿对衣,也要选对衣
除了考虑舒适性、颜值等方面外
也要考虑安全性
以下几种衣服尽量不要给孩子穿
化纤衣服不易吸汗不仅容易产生静电
还会加重皮肤的干燥
幼儿易将衣服上的小配饰
扯下来放在嘴里
呛入气管,导致窒息
长期穿紧身裤不仅影响孩子生长发育还会严重影响皮肤的散热功能
导致皮肤湿疹和外阴炎
拉拉链可能夹住皮肤或私处
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十岁以内建议穿直接穿脱的裤子
连帽衫上有一根收紧帽子的绳子不仅容易在嬉戏中被别的小朋友拉倒
更容易在滑梯、攀爬等室外活动中引发意外
以上几种穿衣和选衣方法
能让孩子在冷暖之间
毫无压力地自由切换
但每个孩子体质不同
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有差异
爸爸妈妈要从孩子的实际需求出发
灵活应用穿衣准则
除此之外
健康的饮食和作息
适当的体育锻炼
良好的精神状态
都会让孩子体强健,少生病
NO.4秋季饮食健康注意事项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蔬菜瓜果种类齐全,营养丰富;同时气候凉爽,人的食欲逐渐增强,消化能力提高,正是弥补由于夏天气温炎热造成营养不足的最佳季节。因此,我们应抓住良好时机,注意饮食调理,增强幼儿的抗病能力。让我们来探讨一下秋季幼儿饮食应注意哪些事项吧!
1.喝足量的水
秋天气候很干燥,干燥的气候会带走孩子身上的水分,这时候一定要随时给孩子补充水分,千万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而且一定要给孩子喝白开水或者矿泉水,切忌用任何饮料代替水。
2.饮食清淡多喝粥
刚入秋季,幼儿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而粥正是此时调节脾胃的最好的食物。秋后早晨喝粥,即可祛秋凉又能润秋燥,和中健胃。各种蔬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3.少吃上火食物
初秋饮食应遵循“增酸减辛,以助肝气”的原则,刺激性食物少吃,容易“上火”,如姜、蒜,韭菜,辣椒等,少吃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
4.新鲜果蔬不能少
秋季干燥,人体易丢失水分和部分水溶性维生素,因此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能缺少,应多选择西红柿、苹果、水蜜桃、雪梨、莲藕、芋头、冬瓜、黄瓜、胡萝卜等时令果蔬,这些时令水果蔬菜含水分多,并且维生素C、胡萝卜素、无机盐等物质含量丰富,同时还具有清火润肺的作用,有助于增强幼儿的抗病能力。
5.喝些蜂蜜水
中医理论认为:风多易燥,风燥外邪侵袭人体,常常表现为咽干、口渴、咳嗽、便秘,体弱者还可能感染病毒,发生肝炎、肺结核等季节性传染病。而蜂蜜具有润肠通便、润肺止咳、益气补中、解毒的功效,适当喝杯蜂蜜水有益于孩子的健康发育。
6.白色食物最润肺
按照中医理论,白色食物与肺部相对应,秋季干燥应多吃白色食物润肺,适合孩子吃的白色食物包括梨、百合、莲子、银耳、山药、莲藕、白萝卜,白菜等。
NO.5秋季体能锻炼,培养健康体魄
食物可以很好的辅助孩子提升身体的免疫力,而除了食物,应该让孩子在平时也多多运动。运动能加速孩子的新陈代谢,从而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户外锻炼
秋天最适合户外运动,家长有时间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可以促进体内钙的吸收,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幼儿体质及免疫功能。
NO.6秋季疫苗接种,预防传染病发生
在传染病的常发季节,父母们可以选择给孩子接种疫苗,因为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相对来说也比较的安全可靠。
一场秋雨一场寒。气温降了,但是老师们的心是暖的。希望在这个秋天,所有小朋友们都可以健健康康。希望以上秋季降温温馨提示,帮到家长朋友们。
图片:网络
撰稿:师茜雯
编辑:师茜雯
初审:杨芬
复审:文倩
终审:张宁
扫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zhangfutong.com/xefx/9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