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解析
意舍穴: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意即意念,舍即宅舍,脾藏意,意指脾,穴与脾俞平列,如脾气之宅舍,故名意舍。
穴位位置
《针灸大成》
十一椎下两旁相去脊各三寸,正坐取之。
《中国针灸学》第十一胸椎棘突下,脊中旁开三寸。取穴方法
正坐或俯卧位。取一线过肚脐绕腹腰一周,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第2腰椎棘突,往上推3个椎体(即第11胸椎),从该椎体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此穴。
主治疾病
《针灸大成》
主腹满虚胀,大便滑泄,小便赤黄,背痛,恶风寒,食饮不下,呕吐消渴,身热目黄。
针灸法
《针灸大成》
《铜人》针五分,灸五十壮,至百壮。
《明堂》灸五十壮。
《下经》灸七壮。
《素注》灸二壮。
《甲乙》灸三壮,针五分。
穴位配伍
意舍配期门、阳陵泉,有疏肝利胆,清热除湿的作用,主治黄疸;
意舍配脾俞、胃俞、肝俞、肾俞,三阴交、足三里,治糖尿病;
意舍配天枢、足三里,治吐泻;
意舍配脾俞、胃俞、肝俞、胆俞、足三里,治腹胀、腹痛;
穴位养生
按摩意舍穴的作用:缓解治疗恶心、呕吐、腹胀、肠鸣、泄泻。
治疗范围
主治病证:脾、胃、脊背等疾患:如脘腹膜胀,饮食不下,呕吐,黄疸,肠鸣泄泻,消渴,身热,咳嗽,腰脊酸痛,恶心,腹胀,肠鸣,泄泻,食不下。
现代又多用于治疗:胃炎,胃扩张,食道狭窄,消化不良,肝炎,胆囊炎,胸膜炎,糖尿病,肠炎,腹直肌痉挛,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等。往期精彩回顾上脘中脘下脘内关太冲太溪太白
气海关元三阴交孔最经渠太渊鱼际
足三里心俞肝俞列缺侠白商阳三间
脾俞胃俞合谷阳溪手三里扶突
中府云门伏兔孔最二间少商商阳
曲池手五里扶突四白承泣人迎地仓
想要查穴位,可使用「针观天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zhangfutong.com/yeft/9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