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行李箱 > 行李箱优势 > 正文 > 正文

留一分阳气,多一分生机如何拯救体内阳气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2/8/11 15:13:11
白癜风简介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5770517405791082&wfr=spider&for=pc

在我分享的诸多内容里,经常提到“阳气”这一概念。

阳气是什么?

在传统医学看来,阳气就是具有温养组织、脏器﹑维持生理功能和固卫体表等作用﹐并且能充盈于周身之气。

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有记载:“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大意是说,人没有了阳气,就像天空没有了太阳,万事衰败,生命终结。

所以说,能留住阳气,使其不至于完全脱散,对生命而言至关重要。这也是中医里所特有的理念。

阳气欲散有哪些表现?

在中医里有个概念,叫作“寒邪直中三阴”。就是说,寒邪会快速地侵扰三条阴经经脉。太阴经、少阴经和厥阴经。与之相对的还有三条阳经经脉,太阳经、少阳经和阳明经。这六条经脉,构成了中医六经辨证的框架。寒邪直中三阴,可以说是疾病发展到十分严重的程度了。那么此时的人,已经到了阳气衰微、阴寒沉痼的地步了。

寒邪直中三阴会怎么样?

总体表现为四肢冰凉,精神衰微,浑身怕冷,吐泄腹痛,或是全身颤栗,唇色青紫、手指发紫,舌淡苔白,脉象极其衰微。

这其中,腹痛吐泄,则是太阴受寒的表现。

四肢冰凉、精神不振,则是少阴经受寒的表现。

浑身寒战,则是厥阴受寒的表现。

而嘴唇和手指发紫,则是体内阴寒太盛的表现。

当然,这样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但是它却容易出现在急性胃肠炎、心力衰竭、肺心病、冠心病、心绞痛、心源性休克等患者的身上。而且,这样的症状一出现,就基本是病危时刻了。

寒邪只中三阴,古人是如何应对的?

在《伤寒六书》中,记载了一个名为回阳救急汤的方子。

这回阳救急汤,就是古人回阳救逆的方法。现代中医临床上,在抢救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危重病人,出现四肢冰凉、大汗、精神疲惫、腹痛腹泻、恶寒呕吐、唇指发青的状态时,就可以考虑应用。不过在应用的时候,古人说得明白,就是手足温和了,立即停用,以免过犹不及。

当然,上述也提到,这是给危重病人用的。当然,对于普通人而言,只需了解阳气的作用以及运行规律即可。

若是普通人,单单只是阳气亏虚,要如何应对?

对于当下,发展日益完备的医学来说。阳气虚,一般指的是在生活习惯、慢性疾病等因素影响下,脾胃阳气逐渐衰减,如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出现腰酸腿软、畏寒肢冷、精神淡漠、浑身乏力、小便不利、大便次数多而不成形、腹部发凉冷痛、面色发*等等,很少存在先天阳气虚了。

脾气亏虚有哪些表现?

主要表现就是面色萎*、食少乏味、经常腹部胀满、腹胀肠鸣、喜温喜按、完谷不化、身体倦怠、大便溏泄、四肢不温、畏寒怕冷、舌淡嫩苔薄白。

而在它的形成机制中,有太多的都是作息、饮食、疾病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源,也是一身气机升降出入的中轴。它的位置,处于人体的两个关键点。

温补脾胃之气,一来让一身气血充盛,二来让气机运转正常,因此是温补一身阳气的 途径。与此同时,温补脾胃之气,令后天精微物质滋补肾阳肾精,也是间接滋补先天之精的重要手段。

有哪些相对安全,可靠的温阳健脾之法?

①用山药,莲子、芡实,研成细粉,可以加糖调味,蒸熟做成点心连续食用。

②揉按足三里和中脘穴。这样组合,对于脾气虚、脾阳虚的人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③国学大师南怀瑾老先生在讲学时分享的脐疗法。其原方,大意为。

用七八颗花椒、一颗干桂圆肉,再加一点艾绒,全部打碎混合,用手捏成小药丸,睡前放在肚脐里,第二天起床时,再将其揭掉就行了。

连续用几晚,就停两晚,再继续贴,一般用一周就会有明显好转,再巩固一段时间,脾胃问题就会有所改善。

为什么可以用它?

这是因为肚脐的位置很是特殊,是我们“神阙穴”的所在之地。同时也是奇经八脉中,任脉的一个重要穴位。因此,药物能更好地吸收。

而方中所用的花椒,能驱寒止痛;桂圆肉则可以补血安神;而艾绒则是纯阳之性,可温阳散寒,还可以引火归元。

再将其加味:加入酸枣仁,用来养血助眠,安心神;加入枸杞则在于滋补肝肾,益精养血。

而此方的搭配也很是巧妙。因为方中所用之物,除了能方便获取以外,还基本都是阳热之性的,能很好地温阳、化湿。再贴于肚脐让之吸收,这就好比在中焦脾胃的寒湿下,点燃了一簇火苗,然后再慢慢地将体内的寒邪和水湿之气化散掉,同时还能升发脾胃阳气。

要是有上述症状的患者朋友,建议大家动手尝试一下。要是实在不想自己做,也可以直接用肚脐贴成品。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zhangfutong.com/ftam/10906.html

Copyright © 2012-2020 行李箱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