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腹胀腹痛 > 小儿腹泻 > 正文 > 正文

疳积就是积食嘛一起来看小儿疳积的成因,危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11 8:14:03
李从悠 http://www.paisufa.com/zdtp/zdhj/144.html
积食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那么什么是疳积呢?两者有什么关系呢?真的是大家认为的“疳积就是积食嘛?”今天晓婷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到底什么是疳积,以及它的成因,危害和调养措施。一·疳积与积食的区别疳积主要是由于长期饮食不当,乳食不节,损伤脾胃引起的,以精神萎靡、面黄肌瘦、毛发枯焦、纳呆便溏为主要症状的病症。是一种慢性的病症。短时间内治疗不容易恢复。而食积是由于摄食不当、暴饮暴食,或者是生冷油腻的食物摄食过多,引起的胃肠消化不良,食物积滞导致脾胃损伤的一种症状表现。以不思饮食,食而不化,皖腹胀满,嗳气酸腐,大便溏薄或秘结酸臭为特征。短时间内是可以恢复的。正所谓:“积为疳之母,无积不成疳”。所以疳积是积食日久不消而成疳,但积食不等于疳积。二、什么是疳积?疳积是一种中医的说法。在西医又称为蛋白质营养不良症。“疳”之含义有二:1.“疳者甘也”,是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2.“疳者干也”,是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前者言其因,后者述其病机及主证。中医认为,疳证是由于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导致脾胃受损,气液耗伤而形成的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主要以形体消瘦,面色无华,毛发干枯稀疏,精神萎靡或烦躁、夜寐不安、食欲差、腹胀、腹痛、磨牙、手足心热、大便泄秽、小便混浊等,有的甚至表现为严重营养不良。本病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各种年龄均可罹患,尤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三、疳积的主要类型轻度:腹部、躯干和大腿内侧的皮下脂肪变薄,肌肤不结实,体重比正常低15%~25%者。中度:腹部、躯干、四肢皮下脂肪显着消失,大腿内侧有明显皱折,肌肉松弛,皮肤苍白、干燥,脸部明显消瘦,体重比正常低25%一40%。重度:全身各部的皮下脂肪完全消失,面颊极度消瘦,额多皱纹,状如老人。皮肤干燥、无弹力、无光泽,体重比正常低40%以下。三、疳积的成因这是由于婴幼儿时期脏腑娇嫩,机体的生理功能未成熟完善,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精微的需要量大。因此,产生了生理上的“脾常不足”。而很多家长生怕孩子吃不饱,就像填鸭一样喂哺饮食尚不能自节的婴幼儿。俗话说:“乳贵有时,食贵有节”绝不是吃的越多就能长的越好。孰不知,哺食过早,甘肥、生冷食物吃得太多,会损伤脾胃之气,耗伤气血津液,就会出现消化功能紊乱,产生病理上的脾气虚损而发生疳积之证。具体表现如下:1.饮食不节,喂养不当此为疳证最常见的病因,可分为太过和不及两个方面。太过:指乳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生冷坚硬难化之物,或饮食偏嗜,妄投滋补等损伤脾胃,致食滞中焦,积久不消,胃失受纳,脾失健运,水谷精微无以化生,脏腑肌肉失于濡养,形体日渐消瘦,而成疳证。不及:指母乳缺乏,过早断乳,或不能及时添加辅食,或乳食的数量,质量不足,气血生化乏源,不能满足小儿生长发育需求,致营养失衡,气液衰少,形体日渐消瘦而形成疳证。2.疾病影响小儿大病久病,呕吐泻痢;或反复感染等,失与调治,或误用攻伐,致脾胃受损,津液耗伤,水谷精微化生不足,气血渐衰,久而成疳。3.禀赋不足先天胎禀不足,或早产,多胎,孕期久病,药物损伤胎元,致先天脾肾亏虚,元气虚备,诸脏皆伤,胎儿发育不良,生后脾胃不健,水谷精微难以化生,气血不荣,形体消瘦,而成疳证。四、疳积的症状表现及危害1.孩子饮食异常:厌食,吃饭时间过长,一口饭总是放在嘴里不咽下去;2.消化不良:会带来腹胀,便秘或者是大便异常的并发症;3.免疫力差:很容易患感冒,甚至是肺炎4.情绪不稳定:孩子经常性的哭闹,脾气非常暴躁,平时也难以入睡;5.生长发育慢:比起同龄孩子发育不健康不仅面黄肌瘦,头发也是枯黄稀疏的。五、小儿疳积的调养方法一·家庭护理方面:注意调养,在喂养方面,应该注意遵循先辛后甘,先荤后素,先少后多,先软后硬的原则。1、纠正喂养方式改变不良的喂养方法才是防治宝宝疳积最重要的一环。如果宝宝胃口不好时,千万不要硬塞宝宝吃饭,此时即便威逼利诱让他吃下去,也是难以消化吸收的,有些宝宝还会呕吐出来,常诉腹痛,令他更厌恶进食,损伤肠胃功能。“此时正确的方法是少吃,让宝宝的肠胃得以休息调整”。牢记:“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2、夏日少喝冷饮大多数孩子夏日都喜欢冷饮、冷食。然而,冷饮、冷食最伤孩子的脾胃,造成脾胃虚寒、脾胃不和。喜欢冷食冷饮的孩子,大多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时间长了,日见消瘦,可造成发育迟缓!3·营养丰富合理搭配1~3岁的小儿:牙齿已经长齐,活动量也大大增加。所以要给孩子供给足够的优质蛋白质食物。比如,每天至少要让孩子喝两杯牛奶或豆浆。每天的食品要多样,选择细、软、烂的食物。4~6岁的孩子:一般都是和成人一起进餐。这时候,由于孩子生长发育迅速,所以不要忽略了孩子的营养问题。学龄儿童要吃好早餐,质量要高,如牛奶、鸡蛋、肉类,都要在早餐时给孩子多吃一些。4、饮食习惯从小养成吃零食,不是好的饮食习惯。但是,几乎85%以上的城市孩子,都有吃零食的毛病。孩子们经常吃的零食,都是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如巧克力、奶糖、咖啡豆、果冻、虾条等。吃甜食太多,会使胃酸分泌增加,肠运动功能紊乱,导致消化不良。5、滥用药品不足为取孩子如果生了病,要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但是,当用则用,当停则停。尤其是抗生素和激素之类的药品,更要慎重使用。不要自作主张,听了什么人的主意,就随便给孩子吃药。现在,许多家长动不动就让孩子吃一些补药或强化食品,这不是一种好现象。二·小儿推拿小儿推拿也称为小儿按摩,是中医外治法之一,通过手法作用于小儿体表的特定部位,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年龄越小,疗效越好。1.捏积捏积的方法操作简便,方便易行,并且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方法为每天一次,10次为一疗程,各位家长朋友不妨一试。操作方法如下:让宝宝趴在床上,夏日可脱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三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这叫捏三提一。此法最好坚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组,尤其是晨起未吃饭时,对疳积效果最好。2.推脾土:脾土穴位于拇指螺纹面。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推动按摩,每天1次,每次推次,可治疗宝宝呕吐、腹胀。3、揉板门,足三里: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揉此处,每天1次,每次揉50-次,可治疗宝宝腹胀、食欲不振。4、推天河水,胃经: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推动按摩此处,每天1次,每次-次,可治疗身热烦躁、便秘的宝宝。5.摩腹部:小儿摩腹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消食的作用,主治便秘,腹胀,厌食,痢疾不禁,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疳积,恶心,呕吐等病症。6.针刺或掐揉四缝穴:四缝穴具有消食导滞、祛痰化积的功效。针刺一般不建议家长操作。六、小儿疳积症的预防措施孩子的营养状况主要表现在身高体重等方面,如果孩子出现体重不增或减少,身体消瘦,皮肤弹性很差,并且伴随着脸色发黄,食欲下降,这些都是小儿疳积症的症状。要对自己的孩子做到合理喂养,家长们要学会科学的喂养,了解到正确的育儿方法,合理安排自己孩子的饮食结构和餐量,以提高孩子的食欲,使孩子的营养得以保障,纠正一些孩子的不良的饮食习惯,合理的控制孩子吃零食的量。父母对宝宝喂养忌填鸭式,有的父母认为只要宝宝爱吃,只要这种食物有营养,就尽量满足宝宝,致使胃肠道消化不了所摄取的过量食物,造成消化不良,伤了脾胃。其次,要合理安排宝宝的生活起居,注意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饮食习惯、排便习惯等。最重要的还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就可以避免很多疾病。有关疳积的话题今天就分享到这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愿每位家长朋友都能多了解育儿知识,祝每个宝宝都能健康茁壮成长!??李梓萱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fuzhangfutong.com/xefx/5542.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腹胀腹痛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