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两岁的小孩会得胃病
大家应该都不太敢相信吧?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件回顾:
2岁的女宝,半夜狂吐咖啡色的液体,医院检查后发现得了胃溃疡,出现胃出血!医生说,医院虽然每年都能接诊20多个胃出血的孩子,但大部分年龄在5~14岁,而2岁的,真的很少见。医生给孩子做了检查,发现是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这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如果宝宝感染了,会导致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还容易引起缺铁性贫血以及厌食和血小板减少,长期下去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
医生询问下,奶奶道出了她平时给多多喂饭的习惯:有时候,她肉咬不断,我就咬下来再夹给她吃。有时候她看到我碗里的东西想吃,我就直接用我的筷子喂她吃。
看到这里,各位爸妈应该也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为什么不能嘴巴对嘴巴喂饭?
很多爷爷奶奶疼爱孙子,总是担心孩子吃的慢,吃的少,嚼的不够烂,就将饭菜先放在自己的嘴巴里面咀嚼,然后给送到宝宝的嘴巴里,这样做,非常的不卫生!嘴对嘴给孩子喂饭的时候,大人嘴巴里面千千万万的细菌,也传染给了孩子,极容易生病!如胃病、龋齿甚至是消化道出血等疾病!
这些动作该STOP:
*口对口地喂食或将食物嚼碎后再喂。
*喂食时先用舌头试试食物的温度。
*喂奶前先就奶嘴喝一两口以试试温度是否适宜。
*进餐时和孩子合吃一份餐。
*亲吻孩子的嘴巴等,这些不经意的动作,都有可能将自己体内的Hp传给孩子。
☆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HP)是存在于患者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的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发病有关。现已证明幽门螺杆菌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甚至可引发胃癌、胃淋巴瘤等恶性病变。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有何症状?
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最讨厌的是不会马上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加重,还是有迹象可循的。比如:
*持续性腹胀、腹痛。
*经常打嗝、恶心呕吐。
*宝宝食欲不振,体重减轻。
*如胃或十二指肠有出血,粪便会变黑色。
这些都代表了宝宝的胃出了毛病,一旦发现苗头,医院检查!
幽门螺杆菌无处不在
医学界最新发布的《京都全球共识报告》确定了幽门螺杆菌的传染性,且是目前唯一被确认的人类传染源。也就是说,幽门螺杆菌的获得和传播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交互运动。
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往往一人得病传染一家。幽门螺杆菌栖息于人体的消化道之中,其传播途径主要包括:粪-口传播、口-口传播、胃-口传播。
☆孩子感染了怎么办?如果发现孩子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临床症状,医院做呼吸测试,如果确认感染,那么全家人都要去做检查,因为此病菌的感染有家庭聚集性的特点,很可能就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传播的。
有些人没有什么症状,可能就不需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因为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初始治疗不规范,有可能会出现细菌耐药。细菌一旦耐药以后,即使找到有经验的医生,治疗起来也比较难。所以,千万不要胡乱吃药灭菌。一句话,有上述症状就去看儿科医生,别乱吃药。
怎样预防?
*饭前便后要洗手。
*生冷食品要洗干净才能吃。
*集体用餐时最好用分餐制,使用公筷。
*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要给他准备专门的碗筷。
*成人不要用嘴去触碰婴儿的奶瓶、勺子,更不要嚼碎了东西喂孩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