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胀气虽然大多不是什么大毛病,但那种胀胀的、隐隐的不舒服的感觉,持续地扰乱人的心绪,非常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状态。如果发生了肚子胀气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在饮食上和生活习惯上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肚子胀气怎么办在饮食上有哪些注意点如何缓解肚子胀气
发生了胀气的情况,第一迫切的需求就是缓解胀气的症状。
1、按摩腹部
按摩对缓解腹痛、腹胀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将双手搓热后,沿肚脐顺时针按摩次然后逆时针按摩次。按摩可以增加肠胃蠕动,按摩过后很多人都会在短期内会进行频繁、大量的排气,腹胀症状会有所缓解,而且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放屁的感觉。
2、穴位按摩
胃胀气可按摩下脘、足三里、四缝、中脘几个穴位,可以改善胃胀气。胃口不好的人也可以坚持按摩,一天2次左右,可以增加食欲。重点介绍中脘和足三里两个穴位。
胃胀时按揉中脘穴效果很明显中脘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胃痛时用指压法按摩中脘穴,可以止痛。
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在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连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足三里穴。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可促进胃酸分泌还能止疼。
3、短期禁食
生活中大多数腹胀现象都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因此适当地减少食物的摄入可降低胃肠道系统的压力,也可避免摄入过多的淀粉类物质,加重腹胀排气的情况。建议频繁腹胀排气的朋友可以断食12小时以上,也就是1~2餐不吃东西,症状可以有效缓解。在缓解症状之后,应该在短期内尽量不要吃主食和肉类,可以多吃一些水果蔬菜,等肠道系统功能逐渐恢复健全后再正常饮食。
肚子胀气在饮食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吃饭时细嚼慢咽:
杜绝狼吞虎咽容易将气体带入肠道,产生和加重胀气的状况,没口饭咀嚼40次左右才算得上细嚼慢咽。
2、吃饭的同时不要吃水果:
一般人群在两餐之间吃水果,就是饭前2小时或饭后两小时吃水果。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并避免水果的发酵效应。
水果在什么时间吃饭前后2小时3、主要的产气类食物
第一种是高淀粉的产气类食物,如土豆、红薯、芋头、南瓜、板栗等,这些丰富的淀粉、糖类、纤维素,外加吃进去的肉食,经肠道细菌充分发酵之后,会产生多量的硫化氢、氨气,如一时排不出去,蓄积在肠道之中,便会引起胃肠道胀气。
第二种就是豆制品,豆制品(包括豆腐、豆浆、豆腐脑等)中有数种抗营养因子,其中两种是与胃肠道有关的,一种是胰蛋白酶抑制素,是能抑制体内蛋白酶活动的一种物质,如摄入过多,会影响对蛋白质的消化,井对胃肠有刺激作用,出现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另一种是肠胃胀气因子,它能使人产生胃肠道胀气、腹泻以及消化不良等现象。
根据平衡膳食原则,产气类食物不是完全不可以吃,这类食物尽量安排在早餐和午餐吃,不要安排在晚餐吃。在摄入量上也适当减少一些,在肠胃功能不好的一段时间内,可以不吃。待肠胃功能恢复后再适量食用。
4、高纤维食物不要过量
过量吃高纤维食物容易在胃肠内产生大量气体。比如麦麸纤维含量高达31%,笋干达到30%,辣椒超过40%,其余含纤维素较多的有蕨菜、菜花、菠菜、南瓜等,各种杂粮如荞麦面、玉米等也属高纤维食品。吃这些食物要注意搭配,不能过量。
5、多吃护胃顺气食物
有些食物有养胃和顺气作用,比如山药健脾胃、益肾气,可促进消化吸收,黏稠质地也有保护胃壁功效;白萝卜可顺气,但要熟着吃,比如炖汤。此外,山楂、洋葱、大蒜都对胃肠有益。
保护肠胃消化系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如下几点,有助于肠胃健康的保护:
1、克服不良情绪
焦躁、忧虑、悲伤、沮丧、抑郁等不良情绪都可能使消化功能减弱,或刺激胃部制造过多胃酸,其结果是胃气增多,腹胀加剧。
2、定时定量饮食
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吃,尤其要吃早餐,每顿吃到7-8分饱即可,吃饭时细嚼慢咽,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规律生活加强锻炼
规律生活加强锻炼有规律的生活对于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有肠胃健康隐患的人,更需要有严格的作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同时,经常锻炼身体促进胃肠道的蠕动和分泌,为肠胃减轻负担,也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4、保护肠胃“温度”适中,减少冷热刺激
秋季昼夜温差变化大,冬季温度较低,因此要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被,免受寒邪侵袭,夜晚睡觉盖好被褥,以防腹部着凉而引发胃痛。同时,不能吃过冷和过烫的食物,防止对肠胃造成刺激,引发肠胃不适。
温馨提示
虽然腹胀放屁是常见的生活现象,但也可能是某些重大疾病的隐患。因此,建议大家及时采取措施缓解。如果以上措施无法缓解,建议及时去专业机构检查。